[经济发展] [人口民族] [旅游资源]
[行政区划]
辖伊春区、带岭区、南岔区、金山屯区、西林区、美溪区、乌马河区、翠峦区、友好区、上甘岭区、五营区、红星区、新青区、汤旺河区、乌伊岭区、铁力市、嘉荫县。
伊春是由林木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而兴建的城市。经过50多年来的开发建设,伊春的经济结构由原来的单一木材生产向多元化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伊春市委、市政府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和机遇,积极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优选了木材精深加工、森林生态旅游、生态畜牧、北药和绿色食品等,作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重点扶持,强力推进。
积极推进了木材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生态畜牧业正在崛起。北药业茁壮成长。绿色食品方兴未艾。伊春市嘉荫县是国际客货一类口岸、江海联运港口、对外国人开放地区。1993年嘉荫口岸建成开始过货。伊春市已与俄方10多个地区100多家企业建立经贸关系,对俄贸易十分活跃。在边贸、森林采伐、旅游、劳务输出等方面合作全面推进。
伊春市正面临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等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在寻求合作,共谋发展的基础上,把伊春建设成为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中等规模的生态园林城市。美丽的小兴安岭永远是您神往的地方,中国林都——伊春是您发展的理想选择,我们竭诚欢迎中外朋友到伊春投资兴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共谋发展大计。我们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周到的服务和精诚合作的心态期待中外宾朋纷至沓来。
人口100多万。伊春境内有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鄂伦春族等22个少数民族,部分地区有少数民族聚集居住的村落。位于嘉荫县东南的乌拉嘎镇,有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鄂伦春族的聚集地。鄂伦春族属游猎民族,以狩猎为生,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悠久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开始定居生活。位于铁力市境内的年丰乡,是朝鲜族的聚集地之一,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朝鲜族民俗文化特征和生活方式。
伊春是国家优秀生态旅游城市。这里,林海浩瀚,重峦叠嶂,风光旖旎,四季分明。初春百花争艳,百鸟争啼,生机盎然;盛夏千山碧翠,万谷清幽,松涛送爽;仲秋林染五色,漫山涂彩,绚丽如画;深冬玉树琼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境内有桃山国际狩猎场、五营国家红松原始林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庄滑雪场、朗乡滑雪场、汤旺河石林、美溪回龙湾、嘉荫茅兰沟风景和闻名中外的恐龙化石发掘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观光旅游的理想之地,狩猎、森林浴、滑雪、漂流、野营、探险、观鸟、钓鱼等休闲健身项目令人流连忘返。伊春物产丰饶,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现有世界上最大的红松原始林,有落叶松、云杉、冷杉、桦、椴、榆、杨等110余种森林群落;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工业基地。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獐、狍、熊、鹿等野生动物近百种;人参、刺五加、北豆根、五味子等中草药驰名中外;松籽、木耳、蘑菇、都柿等山特产品享誉全国。蕨菜、刺嫩芽等几十种山野菜年允采量近百万吨,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地下矿藏也十分丰富,据初步勘察,有金、银、铁、铅、锌、铝、锡等金属矿藏20多种,已探明的金属矿床、矿点达100多种,其中黄金储量居全省首位。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更为广泛,有石灰石、大理石、玛瑙石、珍珠岩、紫砂陶土、褐煤等25种,矿点140多处。这里土地辽阔,河流纵横,除林业生产外,全市现有耕地178万亩,尚有250万亩荒山荒地可供发展营林和畜牧业生产。全市有大、小河流702条,总蓄水量102亿立方米。